北京时间14日凌晨,美联储宣布,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25基点至1.25%-1.5%。这是美联储2015年12月以来第五次加息。多家机构认为,美联储如期上调基准利率,不会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导向产生根本性影响。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整体向好、人民币汇率与跨境资本流动保持平稳的背景下,债市、股市运行将继续由国内基本面因素主导。
美联储本次议息会议提供的最新利率点阵图显示,美联储官员预期2018年利率中位数为2.125%,隐含加息3次,很大程度上显示2018年加息乐观情绪小幅弱化。
申万宏源表示,美联储在对通胀的担忧与分歧中如期加息,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。
两名美联储官员投票反对加息,点阵图显示2018年加息乐观情绪小幅弱化。美联储未来加息步伐仍将较缓慢,加息幅度面临较大不确定性。
从美联储加息后全球金融市场的短期反应来看,市场对未来加息路径倾向于做出偏鸽派的解读。14日凌晨美联储议息结果公布后,美元指数走软,国际金价跳涨,美股三大指数涨幅扩大,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。
对于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环境的影响,多家分析机构与投资机构认为,本次美联储加息对国内相关外部约束的整体影响相对有限。在货币政策导向仍保持稳定的同时,货币工具组合的支柱将不仅在于货币政策本身,更在于宏观审慎管理的推进。
上海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表示,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会因为美联储加息而轻易改变。当前的货币政策是基于大局考虑,以去杠杆和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为首要目标。即便从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的角度看,也不能从简单的套利角度认为美元加息会迫使中国央行被动加息。如果要维持汇率稳定,中国除利率政策外,还有很多其它政策工具可供使用。未来无论是中国或美国,货币政策层面任何的收紧均会循序渐进。
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覃汉表示,目前中美利差处于历史较高水平,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弱的压力也不大。中国货币政策即使有所收紧,也会是渐进的过程。
星石投资认为,以往中国货币政策是“单支柱”,但国际经验显示,单纯依靠提高利率来应对金融风险容易产生较不利的外部影响。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实际是“双支柱”,即“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+宏观审慎管理”。“双支柱”政策的意义在于分离货币政策的金融监管职能。
对于本次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,覃汉表示,综合考虑此前预期已较充分等因素,美联储加息不会引发中国国内债市、股市显著调整。在中国宏观经济持续运行平稳、流动性环境仍相对稳定的背景下,在相关利空因素消化后,预计明年一季度债市、股市将出现机会。
陈家琳表示,虽然利率上升对金融市场有一定负面影响,但在平稳并可预计的加息周期下,利率上升对股市的负面冲击有限。当宏观因素逐渐消退或不再是最大变量时,A股市场仍将由微观层面的基本面主导。
上海汇利资产总经理何震表示,美联储加息以及近期中国国债收益率整体高企,基本已在之前的市场预期中得到较充分反映,持续对A股构成压力的可能性不大。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%之后,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,不会对股票等权益资产带来超预期的估值压力。